新站提交
热搜: 目录平台

德国的废墟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民反思沉痛的历史,渴望在遍地废墟上重建家园。德国的文学领域则力图与充斥着激烈而空洞口号的法西斯文学彻底划清界限,由此宣告一个文学“零点”的诞生。以四七社为主导的年轻一代西德作家倡导一场文学革命,提出“文学不仅要关注历史、时代和社会。还应当叙述作者的亲身经历和生存现实,且运用与之相应的语言与结构”。于是,在当时废墟瓦砾中产生了一种新文学,即“废墟文学”。
废墟文学或揭示资本主义商业经销机制对人的压抑,或描写民族分裂的不幸,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在叙事方式和手段上,也有相当大的拓展,普遍采用梦幻、怪诞、象征、蒙太奇、内心独白等手段。
二战结束之后,最具代表意义的“废墟文学”作品是当时西德作家沃尔夫冈·博歇尔特(Wolfgang Borchert)(1921-1947)在1947年写的广播剧《在大门外》(Draußen Vor Der Tür)。

作品描写了一个在二战中受伤的青年士兵,在战后回到家乡,所到之处都被关在“大门外面”的痛苦遭遇,喊出了青年一代和千百万失去亲人的父母和妻子的悲愤呼声,控诉了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遭遇和苦难,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短篇小说《面包》也是德国作家博歇尔特的作品,也是废墟文学的典型代表作。《面包》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一个老妇人半夜醒来,发现丈夫不在身边,而厨房里有些动静。于是她起身去到厨房开了灯,发现丈夫正站在厨房里。而饭桌上放着面包盘子、小刀,还有散落的些许面包屑、丈夫为了掩盖自己偷吃面包的真相,谎称自己听到了厨房里有动静所以过来。妻子明知道丈夫在撒谎,但没有戳穿他。当他们在床上睡觉的时候,妻子听到丈夫细细的咀嚼声。第二天晚上,妻子谎称自己吃不下,就从自己的四块面包中让出一块给了丈夫。丈夫朝着面包盘子深深弯下腰去。

故事看似简单,实际上却蕴含了深刻的主题。首先揭示了二战后德国的物资匮乏。其次,作品更深次的主题是展现废墟中的人性变化。整部作品实际上可说是由两个谎言构成,丈夫的谎言是掩盖了他偷吃面包的事实,而妻子的谎言则是对丈夫尊严的维护,体现了女人与生俱来的仁慈的母性光辉,展现了废墟中的人性闪光。
除此之外,其他作家君特·格拉(Günter Grass),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通过他的铁皮鼓(Die Blechtrommel)和狗年(Hundejahre), 就正确认识和对待德国的过去时代,作出了全面性的贡献,他在这些小说中,运用了16世纪至17世纪古老的流浪汉小说形式,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是一种冷嘲热讽的写作风格。1960年发表的小说-一半时间(Halbzeit),表现了德国战后的发展状况,他的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即那个商业代表,后来成为整个战后的人物典型。

《铁皮鼓》已拍成电影
战后的时代造就了一代作家和文学,腾耀2娱乐平台在往昔的废墟时期中运用因饱受折磨而创作出不朽作品中去反思历史,体现出了当代德国作家对国家、民族、个人困苦的呐喊需求和人道主义关怀。“废墟文学”的作家创作的宗旨也并不是在于改变或者主导人们的价值观,而是试图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经历战争后的这个国家,并且给受到巨大创伤的人们以鼓舞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