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站提交
热搜: 目录平台

农道联盟2016-222期资讯内容转自旅课草堂

在过去那个只有手缝衣的年代,针线活是每个女人都会的一样本事。少女时期的刺绣、当作嫁妆的嫁衣、为孩子缝制的虎布偶、主持家事后琐碎的生活用品···贯穿了一个女人一生。一个女人从少女一路走到年老,经历无数阴晴圆缺,想来内心的百转千回都被埋藏在了女红里。

![]()

女红,旧指妇女所作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在中国,一个女人从少女、出嫁、为母、持家往往都是要有女红相伴,这是人与物间冥冥之中的独有的缘分?

![]()

待字闺中![]()

在过去的老旧年代,一个女子基本生存的要素之一,便是女红。穷人家女子是这样,富人家女子也是这样——尽管大户人家的千金,并不以它为生计,但女红却是一位女子锦上添花的一样“本领”。

![]()![]()

在中国古代的村庄里,少女很早就要跟母亲学习女红活儿了。如果你有幸在少女闺房的窗户下待一会儿,便能听到“唧唧复唧唧”真实地在耳边响起。村庄里的男子,甚至能据此分辨出纺织姑娘是否美貌。

![]()

![]()

如果是富人家的千金小姐,也许不会亲手做纺织的粗话,但学个描花刺绣什么的,还是少不得的。清代的绣花仕女扇面中,就展示了一位古代千金小姐以绣房女红为消遣的闲适生活。无论在何年代,少女时期总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自由的日子。

![]()

嫁为人妇![]()

十里红妆,是旧时嫁女儿的场景。那时富人嫁女儿,都会在给女儿准备嫁妆时大费心力,床桌器具香炉被褥一应俱全,日常所用无所不包,如此大手笔,也不过是为了女儿在夫家不用看人脸色。抬嫁妆时往往是下人一箱一箱抬过去,队伍绵延十里之远,故称十里红妆。

![]()

![]()

![]()

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嫁衣是女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服装,无论贫富,都由母亲亲手制作的嫁衣,多半从女儿小时就开始做,一直做到出嫁前才完成。传统嫁衣一般为头戴凤冠,脸遮红方巾,上身内穿红娟衫,外套绣花红袍,颈套项圈天官锁,胸挂照妖镜,肩披霞帔,肩上挎个子孙袋,手臂缠“定手银”;下身着红裙、红裤、红缎绣花鞋。如此耗尽心力,可想而知女儿在出嫁前一夜第一次看到母亲准备多年的嫁衣时,是何心境。

![]()

![]()

喜获麟儿女红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比如“百衲被”,就是当家中有小孩过满月时,亲朋好友都会送来一片手掌大的布,由小孩的母亲将这些零碎布头缝缀起来,然后给小孩做成衣服或被子。“百纳被”取意小孩穿各家的衣服、盖各家的被子长大,以保今后性格不娇贵,一世平安顺遂。这种满载福气的被子,想来盖着也是会异常温暖。

![]()

![]()

而等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后,母亲除了准备日常的衣服鞋帽外,还会心灵手巧地缝一些高难度的布偶给孩子玩。我对布玩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虎布偶了。这种民间常见的虎布偶,身体多为大红色,肚子偏黄,背上会加上一些黄色的小圆点作为点缀。虽然工艺不复杂,但缝制起来还是一件辛苦的差事。不过为了让孩子能咧嘴一笑,为人母亲的往往会把这些辛苦都悉数忽略。

![]()

平淡日子![]()

当女人不再是待字闺中的娇羞少女时,她们手里的针线就不再只是作为消遣而已了。往往家里和布有关的用品,小到荷包、鞋帽,大到衣服、被子,都是出自女人之手。

![]()![]()

在过去物质贫瘠的年代,一个勤俭持家的女人,几乎支撑了一整个家。听说以前家里的女人们在裁衣服时,往往不舍得丢掉那些剩下的边角余料。于是那些剩下的布就长期被集中放置在一个小篮子里,一有时间,女人们就会把它们拿出来接缝拼接,过不了多久,竟也会变成一块大布。在那些只能求个温饱的年代,这样的女人是让人心生敬重的。

![]()

女红与女人的一生![]()

《桃花扇》中曾言,“庸线懒针,几曾作女红?”大意是针线都好久未动了,什么时候做过女红啊?诚然,如今仍在坚持女红的女子,城市早已绝迹,乡村也已稀罕。

![]()![]()![]()

不过多年前我去江南采风时,曾有幸一睹真正的女红。那时我一人去巷子深处,想感受江南人家的真实日常,经过一家院落时,刚好看到一少女正伏在绣架上慢慢地穿针引线。正值夏日,少女额头上是细密的汗珠,白皙的双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

那时我站在院子外,想象着她今后身着大红嫁衣嫁为人妻、喜获麟儿初为人母、婚后持家贤良淑德的模样。女人短暂的一生中,想来也只有女红能承载她们一生的美丽啊。